中国民间故事
很久很久以前,世界上没有伞,那时候,人们出门很不方便。夏天,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地痛;下雨天,雨把衣服淋得湿漉漉的。后来,我国有个叫鲁班的木匠,动了好多好多脑筋,发明了伞。这可真不容易呢。下面讲的就是鲁班造伞的故事。
鲁班的爷爷是巧木匠,爸爸也是巧木匠。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匠活儿,他很聪明,又很用心,学了几年,就会造房子了,还会造桥。大晴天,他想,太阳晒着真不好受,得做个东西遮一遮才好;下雨天,他想,大雨淋着真受不了,得做个东西挡一挡才好。后来他想,要能做个东西,又能遮太阳又能挡雨,那才好呢。
鲁班动起脑筋来了,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座亭子。亭子的顶是尖尖的,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。接着,他们隔一段路造一座亭子,造了许多亭子。这样,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,雨来了,躲一躲;太阳晒得难受了,歇一歇,喘口气儿。
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,大家都很感激他。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,他想,要是雨下个不停,那该怎么办呢?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。
还得再想办法!鲁班心想,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,让大家带在身上,那该多好啊!可是,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呢?为了这个事儿,他吃饭不香,睡觉不甜。
鲁班想了许多天,还是没有想出来。一天,天气热极了,他一边做工,一边抹汗,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。过了一会儿,他们上岸来,每个孩子都摘了一张荷叶,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。
鲁班觉得挺好玩,就问他们:“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?”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:“鲁班师傅,您瞧,太阳像个大火轮,我们头上顶着荷叶,就不怕晒了。”
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,仔细瞧了一瞧,荷叶圆圆的,上面有一丝丝的叶脉,朝头上一罩,又轻巧,又凉快。
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,他赶紧跑回家去,找了一根竹子,劈成许多细细的条条,照着荷叶的式样,扎了个架子;又找了一块羊皮,把它剪得圆圆的,蒙在竹架子上。“好啦,好啦!”他高兴得叫了起来,“这玩意儿既挡雨又遮太阳,轻轻巧巧。”
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的,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:“出什么事了?”
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,说:“你试试这玩意儿。以后大家出门去带着它,就不怕雨淋、太阳晒了。”
鲁班的妻子瞧了瞧,又想了想,说:“不错不错。不过,雨停了,太阳下山了,还拿着这么个玩意儿走路,可不方便了。要是能把它收起来,这才好呢。”
“对,对!”鲁班听了很高兴,就跟妻子一起动手,把这玩意儿改成了可以活动的,用得着它,就把它撑开;用不着,就把它收拢。这玩意儿是什么呀?就是咱们今天在用的伞。